0592-2187110
hqjt@xmu.edu.cn
最美后勤人
难忘的“厦大餐饮”
发布时间:2012-01-12
点击次数:1086
难忘的“厦大餐饮”
 
子曰:“民莫不饮食也。”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师生员工,一日三餐,总得要吃。
陪伴我走过几十年工作岁月的“厦大餐饮”,一直在我心中留下难于忘却的怀念。
1976年,我来到“南方之强”的厦门大学工作,那时是单身汉,天天在学校食堂就餐。1981年结婚后,住在丰庭三的一间宿舍,没有厨房,但十米外就是学校第一食堂,吃饭十分方便。
那个年代,回忆起来苦涩。由于物资匮乏,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皆需“凭票购买”,特别是以粮票为代表的几十种商品票证,让人没票寸步难行。如厦门市城镇居民每人每月供应花生油票0.5斤、肉票1斤、鱼票1斤、豆干票4小块……幸好当时购买学校食堂的饭菜票,饭票需要等量的粮票,菜票则免了票证(据说厦门商业部门对学校集体食堂有定量的副食品供应)。由于肚子里缺油水,一日三餐到食堂用膳,不但实惠便利,而且有利可图,“厦大餐饮”便成了我们油水的补充,生活的依赖。
每到饭点,夫妻双双提着饭盒,捏着饭菜票进食堂,在菜台前东瞧瞧,西看看,心里盘算着这餐饭如何量入为出(因为当时两人的月工资共77元),除了主食外,买上2毛钱的一盘红烧肉,1毛钱的一条油炸巴浪鱼,3分钱的半块豆腐干。几乎餐餐有鱼有肉,吃得很开心,感到很幸福。那年代的人,对生活要求不高,小小的欲望心很容易满足。
多亏有了“厦大餐饮”,让我们从牙缝里省下的鱼肉票,逢上节假日,买上1斤肉,拎着一条鱼孝敬丈母娘,乐得她老人家直夸我这个女婿:很孝顺,自己舍不得吃,让她改善伙食。善良朴实的她,哪晓得我们是托了“厦大餐饮”的福,沾了“厦大餐饮”的光。对于“厦大餐饮”的味蕾之欢,我至今难忘,心存感恩。
记得是19935月,福建省宣布取消粮票制度,这是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过程中的里程碑大事。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厦大人吃饱吃好不成问题。八闽第一大锅的“厦大餐饮”,每日担负着五万名师生的供餐任务,在学校和后勤集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一代又一代“厦大餐饮”人的不懈努力,“厦大餐饮”越办越起色,越办越有特色,食品卫生安全有保证,就餐环境大改善,菜肴品种丰富,色香味俱全,“家的味道”香飘袭人,而且价格不贵。“厦大餐饮”努力践行“服务育人”重任,对广大师生倾注真情关爱,贴心的人性化服务,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支持、信赖、赞誉和热心呵护。“厦大餐饮”为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所作出的努力,有目共睹,为校园和谐稳定作出的贡献,功不可没!
光阴荏苒,今年9月,我退休了。每当晨练途经芙蓉隧道时,看到三五成群身穿饮食服务中心工作服、骑着自行车赶赴食堂上班的员工,望着他们匆匆离去的身影,此时此刻,让我不禁肃然起敬:最是这些平凡的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随着太阳出,伴着月亮归,在平凡的餐饮服务岗位上辛苦劳作,默默奉献,让广大师生一日三餐无后顾之忧。他们是我们校园里最可爱的人!
难忘的“厦大餐饮”,真诚地感谢你!衷心祝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退休人员:叶志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