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职责、权限和沟通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 |
实施要点——
① 最高管理者应在《质量手册》中确定组织结构,包括有序的、合理的组织机构图、人员的职责、权限的规定,和上下级、同级之间相互关系的沟通。组织内的所有人员都应当被赋予相应的职责和权限,从而使他们能够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
② 应确保各部门的管理者明白各自的职责、权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③ 应确保各部门之间在工作接口处获得沟通,协调一致。
术语和定义——
——组织结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
安排通常是有序的。组织结构的正式表述通常在质量手册或项目的质量计划中提供。组织结构的范围可包括有关与外部组织的接口。
提示——
组织应当建立和保持《组织机构图》之类的记录作为实施以上要求的运行条件,同时作为审核证据。
标准要求:“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一名管理者,无论该成员在其它方而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c)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可包括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
实施要点——
① 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一名管理者为管理者代表,通过任命书或其他形式增加其如下所述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可包括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② 管理者代表必须切实担负起如下工作职责:
——领导质量部门的工作人员,建立起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领导和指挥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并保持之;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需求;
——通过宣传教育,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负责与顾客、质量管理部门、认证机构、咨询机构等外部机构的联络。
提示——
组织应当建立和保持《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之类的文件作为实施以上要求的运行条件,同时作为审核证据。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宜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
实施要点——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的各个部门都支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支持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确保各个部门都要为实现质量目标贡献力量,都要接受质量管理部门有关产品、过程和体系的监视和测量,并有义务就质量管理的问题提供合理化建议。管理者应当积极鼓励组织内人员就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其完成状况进行沟通,达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目的。这种内部沟通活动可包括:
——由管理者引导的沟通;
——小组简报;
——布告栏;
——内部刊物;
——网上沟通;
——调查表和建议书,等。
从沟通的方向来分类,组织内部的沟通可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所谓上行沟通,就是下属以建议、请示或报告的方式向上级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汇报工作成果或汇报实际困难等,做到下情上达。
所谓下行沟通,上级以政策、指示、命令等方式下达于下级有关人员,把目的、目标、任务、方法等各种信息告知群众,使上情下达。
所谓平行沟通,就是同级之间的沟通,多属于工作情况的交流,工作步调的协商,工作接口的协调,等。
六、管理评审
5.6 管理评审 最高管理者应按计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应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应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 |
实施要点——
①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管理评审计划,并按计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经过评审,若有不适宜的,改为适宜;若有不充分的,即按照标准该说的没有说到的地方,把它增加上去;若有没有有效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即说到的没有做到的,也纠正过来。通过管理评审,努力做到该说的都说到,说到的都合适,说到的都做到,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所谓适宜性评审,即评审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与组织的宗旨、组织的总体目标和组织的实力相适宜,使组织明确现状与标准的差距所在,便于组织有针对性地策划并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所谓充分性评审,即评审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是否充分符合ISO9001标准的要求,以便做到“该说的都要说到”。
所谓有效性评审,即评审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效地实施和保持并有效地持续改进,以便确保“说到的都要做到”。
② 管理评审要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要不要改进,在何处改进;要不要变更,在哪里变更;包括评审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要不要改进和变更。
③ 组织应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以备提供证据。
提示——
组织应当建立和保持《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决议》之类的记录作为实施以上要求的运作条件,同时作为审核证据。
术语和定义——
——评审:“为确定主题事项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见ISO9000第
——有效性:“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见ISO9000第
——效率:“达到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见ISO9000第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审核结果; b)顾客反馈; c)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d)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 e)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f)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 g)改进的建议。 |
实施要点——
在进行管理评审之前,必须收集如下管理评审的输入信息,作为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依据。一般是在管理评审的计划中分配如下信息收集的任务。 审核结果的信息;顾客反馈的信息;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的信息;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的信息;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的信息;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的信息;改进的建议。
提示——
组织应当建立和保持《管理评审提案》之类的记录作为实施以上要求的运作条件,同时作为审核证据。
术语和定义——
——信息:“有意义的数据。”(见ISO9000第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 a)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c)资源需求。 |
实施要点——
① 在进行管理评审的会议上,应包括就如下三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作出决定,采取措施。评审之后,应根据评审情况,就如下三方面的问题讨论的结果,整理出管理评审决议,落实执行,跟踪验证,并在下次管理评审的时候评审其跟踪措施。
a)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包括文件的更改;
b)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包括对新产品或新项目的决策;
c) 资源需求,比如,人员的增减,组织结构的调整,引进先进技术或先进设备,改善工作环境,等等。
提示——
组织应当建立和保持《执行管理评审决议的验证报告》之类的记录作为实施以上要求的运作条件,同时作为审核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