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2-2187110
hqjt@xmu.edu.cn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60位知名专家解读十七大报告——中篇:重大战略部署和要求
发布时间:2007-11-21
点击次数:1802

60位知名专家解读十七大报告

——中篇:重大战略部署和要求

 

十七大报告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为主线,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国防建设、党的建设、“一国两制”和外交关系等进行了战略部署与科学安排,使中国迈入了立足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新的发展时期。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全面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各个环节,体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战略部署中。如经济建设再也不能走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劳动低收益的路子;再不能涸泽而渔、饮鸩止渴进行泡沫政绩建设、形象工程建设和数字游戏建设,而要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做到又好又快;政治建设要旗帜鲜明地确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社会建设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等。

 

深入学习领会与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的战略部署与科学安排,必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红更艳,使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权利和生存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博士)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统筹城乡发展

 

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创新

 

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的新要求,在我国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两个关键”

 

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报告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部分提出了八项任务,第一位就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可以看出,报告对此高度重视,认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还特别提出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三个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这是一个重要的新提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都要求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报告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

 

提出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方面,提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报告还提出,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

 

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这是对我国城镇化道路的新表述。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并且提出,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提出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报告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提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这次报告对我国对外开放有了新的表述。提出要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并且提出,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

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的新要求,在我国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必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机活力。

(刘应杰 作者系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研究员)

 

<延伸阅读>

十七大报告“新提法” 展现中国前景

 

首次提出2020年人均GDP2000年翻两番:十七大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GDP更能反映居民在经济发展中分享的成果,这将会为今后5年百姓生活带来更为显著、更为全面的变化。

 

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政治报告: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批判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

 

首提财产性收入: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

 

首次强调初次分配公平:胡锦涛在十七大上作报告时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他还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收入分配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

(曾金胜整理)

 

 

着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垄断行业改革才刚起步,今后将成为国企改革重点,阻力和难度却不小,而垄断行业只有深化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才能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不完善,改革攻坚任务尚未完成。今后需着力抓以下几方面改革,以便为经济增长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动力:

 

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继续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党的十六大以后,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大部分国有企业已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中央企业的公司制改革也在逐步推进,已有宝钢、神华等19家企业按照《公司法》转制。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也取得重大进展。1998年,全国国有工商企业共有23.8万户,而到2006年,国有企业户数减少至11.9万户,正好减少了一半。1997年,全国国有工商企业实现利润800亿元,而到2006年,国有企业共实现利润1.2万亿元,增长14倍。可以认为,经过多年努力,国有企业已走出困境,而且成为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和较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但是,国企改革任务还相当重。国有企业数量仍然太多,主要是地方国有中小企业太多,许多企业仍然活动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很难发挥自己的优势。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远未完成。垄断行业改革才刚起步,今后将成为国企改革重点,阻力和难度却不小,而垄断行业只有深化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才能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亟需完善,包括需尽快建立和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制定和明确对国有自然资源资产、金融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监管制度等。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新就业岗位的主渠道,满足全国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生力军,必须继续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它们健康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继续迅速发展,到2006年,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2576万户,从业人员7500万人;私营经济已发展到497.4万户,从业人员6396万人。但目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主要是有些领域在市场准入方面存在“玻璃门”,看起来似乎畅通,实际进不去,或不让进去,还有就是融资困难。今后,需大力落实党和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破除各种体制障碍,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

 

深化财税改革。完善财税体制和政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至关重要。要深化预算制度改革,逐步把政府收入尤其是土地收入纳入预算管理,接受人大和社会的监督,以约束地方政府搞政绩工程的冲动。建立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重,提高基层政府的财政保障水平。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重点用于改善民生。有条件的地区推进省管县、乡财县管的财政管理方式。调整和提高资源税,开征物业税,开征燃油税等等。     

 

深化金融改革。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稳步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使之成为服务“三农”的社区性金融机构。加快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力度。推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资发展金融业。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当前要尽快改变负利率状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放宽境内企业、个人使用和持有外汇的限制。继续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坚持国家对大型商业银行的控股地位,加强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等金融基础建设,确保对外开放格局下的国家金融安全。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     

 

加快形成现代市场体系。重点有两个,一是加快发展要素市场,二是加快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市场结构和运行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同时,稳步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培育外汇市场,发展保险市场等。要建立和健全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均就业的制度。规范发展土地市场,商业用地一律公开拍卖。要深化价格改革。我国长期以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之所以难转变,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我国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的价格受政府管制,明显偏低,资金价格低、地价低、能源价格低、水价低、矿产品价格低。要形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必须使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能很好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有些资源产品价格还要反映环境损害成本,因此,需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和社会的承受能力,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逐步提高它们的价格。经验证明,利用价格杠杆,能最有效的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提高能源价和水价等的同时,要考虑对农民和低收入群体某种补贴。加快形成现代市场体系,还要进一步发展商品市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规范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等。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要深化计划和规划体制改革以及投资体制改革,完善产业政策,发挥国家计划的协调作用,完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此外,还要推进政府改革和政府职能转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等。

(作者:张卓元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答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涵更加丰富,也是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更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课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是我们党总结近30年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实践,探索和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科学分析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方针,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问:如何正确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内涵?

 

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涵更加丰富,也是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更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课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内涵上主要是指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转变,关键是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求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转变增长方式为基础,但发展方式的许多问题属于经济的外部性范畴,不能仅仅用资源配置效率来衡量,还要用发展的协调性、公正性、可持续性来衡量,不仅要靠完善市场体制来解决,还需要在完善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的进程中来实现。从一定意义上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才能使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根本性突破和实质性进展。

 

问: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任务,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哪些紧迫要求?

 

    答:集中反映在:一是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着力构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的体制,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

    二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在继续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培育以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三是加强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缓解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     

    四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挖掘农业自身潜力与工业反哺农业结合起来,把扩大农村就业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结合起来,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稳步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五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深化区域分工合作,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按照主体功能区要求,形成工业化、城镇化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国土开发格局。

六是调整内需与外需结构,逐步形成内需与外需互动型增长机制。统筹协调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关系,统筹协调“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统筹协调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参与全球多边、区域合作的关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     

 

问:如何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互动过程。现阶段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根本的是要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市场功能,增强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市场机制对技术进步和节能降耗的激励和“倒逼”效应。不从完善体制入手,缺乏制度性约束和动力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很难到位。     

    当前,最迫切的,一是要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资源价格偏低,造成对资源要素过度需求和浪费,客观上刺激了经济的粗放型增长。资源价格改革涉及利益结构的调整,短期内会遇到一些阻力,还会带来低收入者承受能力问题,但不下决心推进这项改革,价格扭曲状况很难扭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很难落到实处。     

    二是要改革和完善财税体制。1994年“分税制”改革距今已经13年了,现在可以说到了一个需要战略性调整的时候。改革的重点,包括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更好地履行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职能;完善“分税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地方政府特别是困难地区履行公共服务的能力;推进税制改革,加快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改革资源、环境方面的税收制度,提高资源税率、开征环境税;开征物业税,逐步建立以财产税为主体税种的地方税收体系;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等等。     

三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随着市场配置资源功能逐步增强,政府的经济职能也应有相应的调整和明确界定。近些年,是政府增收最快的时期,也应该是社会民生改善最快的时候。但是,由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在经济建设投资规模越来越大的同时,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等公共服务投入明显不足。当前,最迫切的是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从“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领域退出来,把更多的资源用于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上。

(王一鸣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主要方法

 

编者按:十七大报告详细论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提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建设服务型政府”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等一系列既与时俱进又震聋发聩的施政纲领,例如“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结构和运行机制”等等,让人有春风拂面、耳目一新之感。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长期性、系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在大的改革决策出台之前,必须充分发扬民主。

 

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我国今后5年“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概括、新任务和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对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推进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与十六大报告相比,十七大报告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篇幅更长,要求与目标更加明确和具体。这既充分说明十六大以来我们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认识更加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实践推进与理论研究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也充分说明新形势新任务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时不我待。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保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明确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主要方法,为全面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提供理论支撑。

 

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

 

总结我国近30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成就和主要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在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的进程中,必须始终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实际情况出发,确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基本原则和步骤方法。中国持续近30年的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进程。总结近30年来中国取得翻天覆地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13亿中国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经验千条万条,这是最根本的一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我国整体改革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也必须坚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深刻变革和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矛盾错综复杂,承受的压力十分巨大。改革进程既慢不得,也急不得;既要“摸着石头过河”,又要有“路线图”;既必须统一部署,又不能“一刀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一切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部署,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任务对行政管理体制提出的客观要求,深刻分析行政管理体制自身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改革战略。

 

坚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紧紧抓住政府职能转变这个重点,统筹兼顾,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牢牢抓住“牛鼻子”,政府职能转变就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牛鼻子”。要把政府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特别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重点,在此基础上,优化设置政府机构,科学配置政府职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规范政府运行机制,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健全政府管理制度,加强政府公务员队伍建设和政风建设,推进政府体制的系统化和整体化改革。同时必须看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项改革的连接点、交汇点和关节点,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别是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面临的改革大都是一些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配套性强的改革,是一些多年来想改但因为时机不成熟未改、或改了未改好、未改到位的改革,这就说明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确实已到了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我国1982年以来5次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之所以推进顺利,成效明显,关键是坚持了党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其他各项改革之间的关系,周密制定方案,准确把握时机,稳妥进行操作,逐步加以推进。这是被多年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所证明了的一条成功经验,更是在当前和今后改革进入整体配套的攻坚阶段所必须坚持的一条基本经验。

 

十分重视民主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基础性作用,善于运用法治手段推进和保障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长期性、系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在大的改革决策出台之前,必须充分发扬民主。真理来自基层,来自实践,来自群众;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举措也同样来自基层,来自实践,来自群众。要开门改革,邀请人民群众、专家学者和实际部门的同志共同参与,集思广益,科学论证,民主决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决策过程,也就是汇集民意、集中民智、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任何忽视民主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作用,关门改革,把改革封闭化和神秘化的认识与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同时,由于各级政府本身既是改革的决策者、执行者和推动者,又是改革的对象和利害关系人,因而必须依法加强对政府改革权力的约束、改革决策的规范、改革过程的控制和改革成果的巩固,严禁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和个人利益影响改革决策,干扰改革进程,确保改革成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

 

遵循行政管理的一般规律,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公共行政改革的有益经验和通行做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放松行政规制、缩减政府规模、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普遍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共行政改革运动。我们要认真总结世界各国公共行政改革的成效和经验,真正把行政管理当作一门科学来看待,承认它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和做法。例如,西方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大都机构设置比较简洁,职能分工比较明确;强调宽职能、大部制,决策、执行、监督机构适度分离和相互制约;管理层次和幅度适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建立在法治化的基础之上;重视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创新等等。我们要在立足中国国情,立足我国的基本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立足我们自己的成功经验和首创精神的前提下,有分析、有选择地学习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公共行政的理论、制度和方法,以有益于完善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但同时也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囫囵吞枣,不问国情,照抄照搬;二是把一些西方国家尚在探索、还不成熟的理论、制度和方法拿过来盲目套用,如前几年有少数地方和部门过度倡导与仓促推行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民营化就是一例。

 

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方法

 

遵循科学的改革方法至关重要。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要求在改革方法上注重四个方面的统一。

 

在改革战略的谋划上,要注重系统思维与问题意识的统一。应当看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综合性、结构性和配套性。它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又自成体系。这就要求谋划改革者必须要有高屋建瓴、总揽全局的宽广视野和系统思维,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在特定时代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大背景下来整体思考、设计和推动。但另一方面,行政管理体制在每一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又有其最突出的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问题就是改革的重点,问题就是旧体制的突破口和新体制的生长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来确定改革的重点任务,弥补行政管理体制的薄弱环节,保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真正能解决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没有系统思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容易被表面现象所左右,忽视它的整体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使改革遭受挫折甚至失败;而没有问题意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又会把握不住重点,胡子眉毛一把抓,使改革难以取得突破和实效;只有系统思维与问题意识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推进,才能牢牢把握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本质、重点和关键。

 

在改革任务的部署上,要注重长期目标与近期重点的统一。毫无疑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政治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全过程;因此,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必须要有长期目标和总体规划,以明确改革的路径与方向,防止改革左右摇摆或走大的弯路。但与此同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又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统一的过程,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渐进过程,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改革重点,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改革任务;因而改革又必须要有长期目标下的近期目标,总体规划下的短期安排,以确定每届政府的改革重点和部署每个年度的改革任务,保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前后衔接、有序推进。

 

在改革举措的实施上,要注重质的突破与量的积累的统一。中国的改革在本质上是一场自我革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每届政府在任期内都要有一些大的改革动作和集中的改革举措,以保证改革的实效和力度,促进行政管理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质的转变。但是,我们也要纠正一种误解,一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是机构大调整、人员大精简的“大改革”和“硬改革”,声势很大,动作很大。实践证明,动作越大,越容易反弹,成果也越难巩固。因此,我们同时还要重视“小改革”和“软改革”,即通过一系列和风细雨、持之以恒的管理机制、方式和制度的创新,通过政风和作风的改善,来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量的转变和积累。没有这些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软改革”,太多依靠运动式的“硬改革”,成效有限,而且矛盾非常集中。相反,如果我们重视了行政管理体制的“软改革”,就为大力度的“硬改革”做好了有效的心理、管理和制度上的铺垫与准备,就为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肥沃的土壤。

 

在改革进程的推动上,要注重自下而上广泛参与与自上而下集中推进的统一。要有效推进改革,就必须十分重视改革的动力问题。广泛调动人民群众和广大公务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方面参与和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个方面动力机制的作用,既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手段,又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要把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呼声化作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最深厚的动力,创造各种条件让人民群众和广大公务员自下而上广泛参与改革、支持改革、推动改革。同时,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严格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自上而下全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决不允许执行变形和实施走样。要建立健全改革的评价标准和推进机制,强化地方各级政府改革的内在动力,变“要我改”为“我要改”,以有效防止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中间层次梗阻和动力逐级递减的现象。

 

谋划改革战略、部署改革任务、实施改革举措、推动改革进程这4个环节环环相扣、前后衔接,构成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全过程。在这4个重要环节遵循了科学的改革方法,注重了4个方面的统一,也就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整体上的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和有效性,进而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的全面建立和不断完善。

(袁曙宏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篇章

 

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为什么说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党的十七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一崭新的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要义作出的精粹解读。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紧密相连的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恩格斯1845年的论述。恩格斯在当年伦敦举行的各族人民庆祝大会上说,“民主在今天就是共产主义”,完全肯定了民主与共产主义存在着直接对应的关系。由于在那个时代,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往往被视为同义语,因此说“民主就是共产主义”,也就是说,“民主就是社会主义”。恩格斯强调了“在今天”三个字,也就是强调从现在始,主张民主可以看作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要求,因为没有比社会主义更需要民主了。后来,列宁果断地强调“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毛泽东坚决地表明“只有民主才能救中国”;邓小平更进一步地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精辟阐述,说明民主是社会主义固有的属性,须臾不可分离。

 

可以说,现在我们党关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新命题,是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一脉相承,是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的又一次灿烂升华,它前所未有地把民主政治视为社会主义的珍贵生命,赋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以生机活力。倘若缺失了说明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生命这样的精粹要义,鲜活的社会主义生命之花就会枯萎、凋谢。因此,一切珍惜社会主义称号的人们,一切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人们,都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民主,不遗余力地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民主、党内民主两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党的十七大报告论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出首先要“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其次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这表明,我们所要进行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包含着两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即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我们既要搞好人民民主的建设,也要搞好党内民主的建设,并且要着眼于人民民主与党内民主的互动互促。

 

为什么要搞好人民民主建设?因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所在,正如报告指出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发展人民民主,扩大人民民主,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实现人民的当家作主。中国是一个具有2000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长期的封建社会没有什么民主传统,没有形成民主习惯,老百姓也没享有什么民主政治生活。只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建立新中国后,才真正展开了民主政治建设,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还发生了高度集权专断的严重挫折。因而,现在我们推进人民民主建设,任重道远、意义非凡。把人民民主建设好了,就会彻底清除封建遗毒,使我国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真正发生历史性的巨变。

 

为什么要搞好党内民主建设?因为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党内民主充分发展了,党就会更加强大,正如报告指出的“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时,就阐明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是一个民主性的政党。但是,由于受到白色恐怖环境的制约,也受到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影响,党内民主并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因此,适应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也适应着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当务之急必须抓紧抓好党内民主建设。

 

人民民主建设和党内民主建设都要抓,实现共同发展。不能只搞人民民主建设,不搞党内民主建设;也不能只搞党内民主建设,不搞人民民主建设。人民民主建设和党内民主建设要互动互促,开辟出一个互胜的良好局面。当然,在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两相比较,党内民主更为重要些。因为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内民主可以也必须先行一步,它起着带头和表率的作用。所以,报告指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党内民主发展了,人民民主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一样,人民民主发展了,也会更好地影响着党内民主的发展。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心在哪里?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非常清晰的思路,这就是要着眼于基层民主。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塌到底。只有把民主政治发展建立在坚实的基层基础之上,才有发展的广阔前景。

 

在发展人民民主方面,报告提出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一定要建立和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一定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首先从基层层面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一定要做到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必须千方百计地丰富基层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对基层政治生活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在发展基层民主的进程中,要努力不断地扩大基层群众的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基层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同时,还要重视公民的政治意识教育,从公民的政治意识教育抓起,牢固树立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在发展党内民主方面,报告提出要把重点放在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上。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要“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我们党还要推进党务公开,这也应该首先落实在基层党组织,营造基层党组织党内民主讨论的环境。我们要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

 

把民主政治发展建立在坚实的基层基础之上,道理十分简单,只有把基层民主政治搞好了,民主政治才会发展得稳健有序,进而实现中层的、高层的民主政治。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基层民主政治愈发展,整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愈有利、愈顺畅。

(许耀桐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教授,北京大学博导)

 

明确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优先顺序

 

强调“两个适应”,即适应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同时适应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提高的要求,不断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十七大报告的又一个亮点,而以往强调的主要是第一个适应。这反映出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有着自身的逻辑和规律,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增强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强大动力,能否建立公民参与的政治体制对于能否维持政治稳定至关重要。

 

十七大报告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论述,指明了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下一步的重点和优先顺序。这就是优先发展党内民主,优先发展基层民主,实现更多的竞争,更多的协商,更好的法治。

 

在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优先顺序上,十七大报告强调了“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从而明确了下一步改革的优先顺序。这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政治改革的可控性决定的。

 

在发展基层民主自治和发展中层和高层民主方面,十七大报告强调要着力发展基层民主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措施。这是因为优先发展基层民主可以减少政治震荡,减少阻力和代价,实现政治改革的“软着陆”。

 

在实行差额选举的基础上,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这些都有利于消除“陪选”现象,增加选举的竞争性。

 

在政治和行政决策上,十七大报告贯穿了加强民主协商的思想,强调要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更多的协商包括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同少数民族、宗教界就民族、宗教事务协商,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协商沟通。行政决策中更多地同利益相关者的代表进行协商,使他们在涉及自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中有更多的发言权。

 

发展现代民主政治需要有优良的法治作保证。更好的法治意味着提高立法质量,保证司法公正和建设法治政府。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这是提高立法质量的必由之路。推进依法治党和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有效途径。而保证司法公正则需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克服司法地方化、行政化等弊端,增强司法机关独立性,提高对司法人员的问责度。

 

总之,十七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方向,路在脚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作者系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落实依法治国

 

为何把文化建设摆上如此重要位置

 

编者按:十七大报告肯定了近几年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并对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如何不断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十七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色以及怎样做好文化建设的阐述高屋建瓴,提出的措施详尽得当,具有鲜明的特色。

 

主持人:

马海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珂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副处长

 

嘉宾:

邹广文 清华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教授

张晓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主持人:胡锦涛同志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文化建设提出了哪些新论断和新要求?

 

    张晓明:党的十七大报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从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需要出发,从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出发,对文化建设作出了新论断,提出了新要求。一是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向全党发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

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二是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作为重要任务提出来,三是强调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    

 

主持人:胡锦涛总书记分别阐述了推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四项基本措施。首先,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通过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繁荣发展社会科学等措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其次,要以建设和谐文化为目标,以繁荣文化事业为基础,培育文明风尚;再次,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口,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为什么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上如此重要的位置?

 

张晓明:改革开放以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加强文化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同时,不断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也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因此,这些新论断、新要求的提出,充分表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文化建设摆上了空前重要的位置;显示了我们党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决心和信心;展示了我们党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勇于和善于吸收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服务的开放心态和博大胸怀。

 

    邹广文:今天,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文化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新型战略课题。文化的竞争已成为当今国际竞争新的角力场,是国家软实力的根本体现。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的文化发展战略,可谓意义重大。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要素所体现的“软实力”。软实力对社会有更加持久的渗透力,文化正在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唯如此,重视和提高文化软实力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主持人: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这在党的正式会议上尚属首次,标志着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要有所突破和创新。当前,我们应如何致力于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提升文化影响力?   

 

邹广文:首先,我们应该以更加自信和开放的心态,发挥以“和谐”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传统文化的优势,发掘其中的普世价值观,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其次,我们要以文化为平台,通过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致力于科技、制度和品牌创新,加快文化向经济领域的渗透,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并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再次,中国要成为强国,文化与政治、经济必须同时强大,因此应该尽快增强文化软实力,消除“文化赤字”。总之,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就是提升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最终要落实到“人的素质”和“文化产品”这两个核心指标上面。文化在人的身上体现得更加重要,集中体现于人的思想道德,人的行为规范,人的理想境界,人的文化素养等;要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提升当代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影响力。 

   

    张晓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所蕴含的积极因素和民族精神在历史上为中国社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文化传统和东方智慧对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展示当代中国的文化特色和精神风貌,拉近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可以打造一批在国际市场上有影响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机构,增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实力。

在文化建设方面,首先是做好环境建设。要像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这是文化建设取得更大成绩的制度性保障。其次是人才储备。当前文化建设要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需要大量掌握先进知识和思维敏捷的优秀人才,这是文化建设保持持续活力的基本条件,要尊重、重视文化人才做出的贡献。第三是精品工程。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要求:“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这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和体现文化竞争力的最终成果,文化作品的好坏,反映出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

 

努力打造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支柱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加强文化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在文化建设当中,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在今天的中国,提出这些思想和要求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

 

民族不断发展壮大在于其精神支柱牢不可破

 

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就等于没有灵魂。一个民族,没有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数以万计的民族,但很多民族都因精神支柱垮塌而消失在历史的空间。有的民族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而又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精神支柱牢不可破并能够与时俱进。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而不断繁荣兴盛,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一代又一代先人创造了绵延不断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国古代有延续数千年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尽管这一价值体系到了近代逐渐式微,但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逐步实现着从传统形态到现代形态的转型,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并广泛包容中外优秀文化传统的价值体系在逐步形成,从而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形成。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现代文化体系的发展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文化的基础是“话语”体系,也就是概念体系。中国现代文化的话语体系从何而来?对此,人们研究不多,认识也不尽一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我们今天的话语体系很大部分来源于对西方文化的引进,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大规模的有组织的系统翻译和研究。我们今天的汉语规范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和研究中用语规范体系建立起来的。当然,在中国现代话语体系中还保留了中国传统的许多优秀概念,并创造了不少中西合璧的新概念。在新世纪,我们要建设的和谐文化,仍然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延续,但又有了新的时代内涵,这就是要赋予中国现代文化以更多的和谐特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就首先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形成能够反映这个价值体系的概念体系。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的体系框架,特别是其物质基础,但其上层建筑尤其是文化体系的建设还很不完善。而只有当现代文化特别是现代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和完善的时候,我们这座现代化社会大厦才能成为人们的现代精神家园,才能具有“灵性”,从而生机勃发、光彩夺目。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

 

30年间,我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上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甚至还不知道“价值”、“价值观念”为何物,只是在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中,才逐步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意识、主体意识、人权观念等一系列价值概念。这些概念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日常用语到法律文本、哲学话语。其中,有的是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有的则是全新的概念。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已经取得的思想文化成果并不断与时俱进,就一定能够建立崭新的核心价值体系并进而建立崭新的中国现代文化体系。

 

从当下的忧患意识角度看,建立核心价值体系也刻不容缓。众所周知,我们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是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我们要在几十年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时间压缩必然使社会矛盾空前集中。而所有这些矛盾,最后都要反映到人们的精神上来,形成内心的矛盾,甚至精神危机。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是我们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由过去的“单位人”变成为“社会人”,再采用过去那种组织方式和教育方式来解决人们的理想信念问题已经越来越不现实。正像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社会化一样,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必然越来越社会化。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崭新的、人们能够普遍认同的、社会化的、现代形态的核心价值体系,以维系我们民族的繁荣发展。

 

完成建设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历史任务任重道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应当说,这四个方面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我国现代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但要进一步具体化并使之成为每个人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还需要提炼出一系列基本的价值概念。例如,中国古代有仁、义、礼、智、信等,西方近代有自由、平等、博爱等。我们现代核心价值体系也应当有这些标志性的价值概念,如科学、务实、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富强、文明、和谐、和平等。这样,才能把现代文化与古代文化相衔接,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衔接,把社会生活与个人生活相衔接,使现代价值观念体现在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

 

要建设核心价值体系,还必须在深入研究核心价值体系本身的同时,注重深入探讨实施核心价值观念教育的机制问题。比如,我们既要编写好相关文本,又要培养相关教师,还要善于联系广大社会成员的实际精神需要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思想实际进行宣传教育,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大众教育经验,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资,尽量降低人民群众接受文化的成本,大力兴建相关的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大力发展反映核心价值观念的文学、艺术以及各种传媒等,以便人们参观、学习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又如,我们应当加强对青少年的礼仪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课中应适当增加礼仪教育的内容,从家庭礼仪到社会礼仪。只有通过全方位的科学的价值观教育,才能使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才能使人们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实现社会理想,在知识学习和艺术欣赏中陶冶高尚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人格和科学而高尚的价值观念。

(作者系中共中央编译局副秘书长、研究员)

 

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明确了“为谁服务为谁忙”

——对话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党的原理教研室副主任 蔡志强

 

人民论坛记者:纵观十七大报告关于社会建设基本任务的阐述,如何把握其深刻内涵及现实意义?

 

    蔡志强:在“十一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人们如何在党的领导

下克服困难,有效解决民生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实际上成为改革开放能否有效深化的基础性问题。

十七大报告对社会建设基本任务的阐述,体现了我们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所有的对于美好社会的设想都可能陷入空想状态。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对我国社会建设具有的极端重要性。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保障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十七大报告在现实层面体现了我国人民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美好愿景,并为实现社会建设的理想指明了科学的道路。

 

人民论坛记者:“以人为本”是如何生动具体体现在十七大报告中的?如何认识“优先发展教育”?

 

蔡志强:报告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理想出发,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摆在了社会建设的首位,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它一方面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教育发展和科教兴国的一系列政策有机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从全新的高度阐明了社会持续有效发展的根本是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提高全民族素质作为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性政策,优先发展教育,从根本上体现了我们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

 

人民论坛记者:报告关于“改善和保障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阐述有何重要意义?与“服务型政府”首入十七大报告有什么重要联系?

 

    蔡志强: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将使得我国社会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要求更加具体,指导更加有力,政策更加科学。

    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对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总结,也是在准确把握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政策依据。必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实现到2020年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十七大在总结我国社会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将社会建设作为报告的重要内容加以阐述,表明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框架和社会建设理论更加成熟,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健全。我们党已经形成了关于社会建设的科学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中国共产党所建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命题。

改善和保障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基本任务的确立,一方面有助于党和政府进一步明确公共行政的基本准则和努力方向,很好地解决了“为谁服务为谁忙”的问题。另一方面提供了社会发展关键时期的价值基础。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弱势群体,完善社会治理的氛围。

(记者曾金盛)

 

缺乏人民民主,民生的改善就可能大打折扣

 

民生的改善必须有政治保证。如果缺乏人民民主,民生的改善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或大打折扣。

 

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的第六部分“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特别强调扩大人民民主问题,其中的论断落地有声。他说,“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从列宁到邓小平,无数次地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党强调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什么来保证呢?用民主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如果缺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缺乏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就不能保证管理者阶层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就会形成管理者阶层特殊利益,形成官僚特权阶层,导致共产党变质,社会主义也就不复存在了。苏东剧变就是这样发生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世人公认的巨大成就,同时在这方面也有不少教训。少数官员贪污受贿,决策中的不少失误、个别地方和干部的奢侈浪费、大讲排场,行政管理费在财政开支中比重的连年上升等等,几乎都同人民民主之不充分紧密相关。而上述问题又造成社会建设投入不足,民生改善受到影响,贫富差距更显突出。更确切说明,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以不断扩大人民民主作为政治保证。

 

发展民主,改善民生。报告说明,我们党对自身的根本任务、根本目标,对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对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理解,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的认识,又深入了一个层次。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导)

 

最高价值目标:造福人民

 

为人类谋幸福,这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原则,也正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原则。科学社会主义的其他基本价值原则,都是由此而产生的。究竟是为实现人类的普遍幸福而奋斗还是只为少数人谋幸福,这就是社会主义与非社会主义的试金石。

 

正是出于对于人民幸福的高度关切,党的十七大报告有6处使用了“幸福”、“福祉”一词,同时还使用了其他许多类似词汇,这是前所未有的。

 

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这就是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归根到底就是造福人民。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就是为了造福人民。这就将为人民谋幸福明确地确认为党和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原则和最高价值目标。我们实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也正是在于“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进而最终实现人民的普遍幸福。

 

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之所在,也正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之所在。十七大报告的最大亮点之一,就在这里。

 

十七大报告明确将创造、增进、实现人民的普遍幸福置于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最高价值目标的地位,这是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大发展。按照这种理论观念,凡是有利于人民幸福的,就是社会主义的;反之,就不是社会主义的。

 

在社会主义最高价值原则与社会主义最高科学原则的结合之中,科学社会主义最本质的内涵,实际就是实事求是的人民幸福主义,就是解放思想的普遍幸福主义,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造福人民。只要是从实际出发造福人民,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这也必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这不仅不妨碍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最高科学原则的贯彻落实,而且更为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大发展“预留”了广阔空间。

(王占阳 作者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治学教研室主任、教授)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部分新亮点点评

 

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的七大特点:

    1.按照党的建设总体部署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形成党建新格局。

    2.结合新的实际和新发展——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战略思想。

    3.在全面推进中围绕主线——党的先进性建设。

    4.在全面推进中突出重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5.在全面推进中贯穿根本——党的制度建设。

    6.在全面推进中抓住基础——党内民主建设。

7.在全面推进中抓住保障——党风廉政建设。

 

报告亮点:在党的建设总的指导方针上明确提出了“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

 

卢先福: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大势,要求我们在党的自身建设中也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尤其是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

 

甄小英:十六大的政治报告提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这个要求是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部分提出来的,而不是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部分作为党的建设总的指导方针提出来的。而十七大报告是明确作为党的建设总的指导方针提出来的,而且党的建设部分的标题就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认识的深化,对领导这一改革创新事业的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在党的建设中,将更加注重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以及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创新。

 

报告亮点:在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上,提出“一条主线,‘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甄小英:这是十七大报告的新提法,是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重大发展的总结。过去党的自身建设是按照“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四位一体”进行概括的,“反腐倡廉”放在作风建设中。十七大报告把“反腐倡廉建设”从作风建设中分出来,专门作为一部分,形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在党建总体布局关于加强党建的要求中,除了过去强调的“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外,特别增加了“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

 

卢先福: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的总体布局。这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党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十七大报告坚持党的建设的这个总体布局,要求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强调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工作机制。这就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把握的重点和基本思路。

 

报告亮点:在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方面,提出“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

 

甄小英:这体现出民主是目的,也是手段的理念。作为目的,民主是共产党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共产党之所以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如恩格斯所说,因为其组织上是完全民主的。因此,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作为手段,它是增强党的团结统一的保障和途径。以党内民主为基础的团结统一是充满活力的团结统一,是真实的、可持续的团结统一。缺乏民主,政治高压下的团结统一,是虚假的、以牺牲活力为代价、不可持续的“团结统一”,这为中外政党史一再证明的规律。

 

卢先福: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报告明确提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在论述党内民主建设时,报告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提出了近期发展党内民主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从制度上作出了一系列新规定。例如,提出推进党务公开;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建立健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健全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回避、交流制度等等。这些措施的认真贯彻实行,必将使党内民主建设取得新的进步。

 

报告亮点:在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方面,第一次提出“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

 

甄小英:这意味着党代表也将像人大代表那样,任满了法律规定的任期,就要依法进行换届选举,同时,不只在开党代会期间才有党代表责任和党代表头衔,在闭会期间仍然有党代表的头衔和执行党代表的责任。虽然未在全党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但这意味着,要采取一些措施,更好地发挥在党代会闭会期间的作用,也会相应地规定党代表在闭会期间的责任,以及创造闭会期间履责的方法和途径。这就会为未来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打下基础,创造一定的条件。在完善党委会制度方面,更强调理顺党内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强调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接受全委会的监督,更好地发挥全委会的决策作用。

 

报告亮点:“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卢先福: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当前党内外群众对此十分关注。报告与以往文件的表述不同,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反腐倡廉建设概念,要求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一是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二是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三是要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这些重大举措,适应了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客观需要,对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党对反腐败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十七大报告形成了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理念,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思路,体现了党对反腐败规律、执政党建设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解读十七大报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明显”

 

在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判断上,十七大报告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明显”。对此,应当如何把握这种判断呢?

 

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十六大报告也曾谈到这个成效问题,不过是从“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的角度提出的,而十七大报告的不同之处是从“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卓有成效”的层面概括的。

 

实际上,反腐败成效是否明显,并非只看清除一批腐败分子或查办几个大案要案,更为重要的应该看有关理论是否更加成熟。对于一个政党来说,理论上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和前提。

 

由此看来,有关这方面理论所取得的成果,都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明显的重要体现。当然,在这方面的理论成果是很多的,其中主要有以下方面:

 

新理念:权力制约和监督

 

    形成了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理念。这里说的理念,是指对反腐败斗争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取向。现在看来,腐败产生与权力滥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党在改革开放前对腐败成因的分析,往往局限于剥削阶级特别是资产阶级的影响方面,极大地忽视了权力本身所具有的腐蚀性一面。改革开放后,党对腐败产生的根源有了新的认识,不仅看到腐败的成因有剥削阶级的腐蚀,而且看到缺少对权力制约方面的因素。正如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所说:“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现在,一些地方和领域,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

   

新举措:立章建制

 

更加重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党对法制和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问题上主要是依靠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等主观因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邓小平提出制度问题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以后,重视法制和制度建设已经成为了全党的共识。

 

十六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和人大,制定了大量有关反对腐败、加强监督的法规和制度条例等。比如说,我们党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构建了开展党内监督的基本框架,其核心观点是以发展党内民主为主线开展党内监督,以权力运行为重点对象开展党内监督,以制度为依托开展党内监督。

 

新思路:不再限于思想教育和群众运动

 

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思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反腐倡廉的思路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不断丰富。对此,可以从多个视角来认识:从反腐倡廉内在规律的视角看,要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执政党自身建设的视角看,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着执政党与社会、国家以及执政党内部的关系反腐倡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视角看,要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之中,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显然,这个思路体现了党对反腐败规律、执政党建设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而以往反腐败的思路大多限于思想教育和群众运动两个方面。

 

新经验:情系民生、形成合力

 

总结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基本经验。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执政5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最基本有六条经验:一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反对和防止腐败的正确方向;二是必须坚持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实践;三是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政治保证;四是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五是必须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制度,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六是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反腐败斗争的整体合力。

 

新战略: 着眼于解决深层次问题

 

提出了反腐倡廉的战略方针。随着反腐倡廉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党认识到,从长远来看,反腐倡廉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既要抓好惩治,更要注重预防,从源头上解决腐败问题。十六届四中全会在科学总结我们党反腐倡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提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十六字战略方针。这一战略方针着眼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监督制约机制的健全与完善,着眼于解决诱发腐败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体现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战略性、全局性和根本性的考虑。只要坚持这一战略方针,就能在新形势下不断取得反腐倡廉工作的新成效。

 

新决策:构筑“不想腐败、不能腐败”的惩防体系

 

作出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战略决策。党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提出了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及其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等。这个体系由教育、制度、监督三个部分构成,包括惩治和预防两个方面功能。其中,教育是基础,侧重于教化,着力解决思想道德防线,做到“不想腐败”,以解决腐败的动机问题,是制度和监督的前提;制度是保证,侧重于规范,致力于党纪国法防线,做到“不能腐败”,以解决腐败的机会问题,是教育和监督的依据;监督是关键,侧重于督查,致力于制约和惩治,做到不敢腐败,以解决腐败的成本问题,是落实教育和制度的措施。三者并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统一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实践。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起草人之一)(任铁缨)

 

<境外媒体评论>

 

报告强调了惩治和预防腐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亡,这是“中国领导人的反腐声明”。(蒙古国《每日新闻报》1016

 

“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等概念成为中共十七大的主要议题,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对减少环境污染、打击贪污腐败等问题的关注。(巴西《环球报》1015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是自从2002年十六大以后中国最重要的政治事件。胡锦涛主席的报告为中国指明未来5年的发展方向,报告中提到了环境、反腐败以及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间的收入不均等问题,并表示将继续走改革开放之路。(英国《卫报》1016

 

制约与监督:权力在阳光下有序运行的保障

 

应当根据党的十七大部署,在坚持行之有效的传统手段的同时,推进权力监督制约手段的完善和创新。

——访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 刘 春

 

反腐败问题历来是人们较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在党的十七大也不例外。最近,某网站开展一项名为“十七大,你最关心什么”的调查,反腐败问题位居榜首。十七大报告就反腐败问题也有许多新提法。近日,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刘春。

 

反腐败,着眼于合理科学的权力运行结构

 

人民论坛记者: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请您解读其中蕴涵了什么深刻内涵?对于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党着力解决反腐败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刘春:应当说,十七大对于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的表述,反映了权力健康运行的一般原理,是党对权力制约监督规律的新认识,更是推进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建设的重要指针。

 

众所周知,权力制约监督的开展是有前提的,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权力结构具有合理性。所以,权力结构的设置不仅要考虑组织的运作效率问题,更重要的应着眼于保证权力运用的合理性问题。

 

通常在一个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特别是实行集体决策、集体负责的组织,若权力资源配置不科学,没有合理的分工布局,个别功能部位拥有过多的对整体的节制力量,或者其他功能团体不能对其有效牵制,就会在组织与组织之间形成能力上的巨大落差。组织结构的合理性程度低,科学化水平不高,往往使得权力的合理行使受偶然性支配,很容易形成随意行使权力、滥用权力的空间,难以实现规范行政和依法行政。所以十七大强调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就是着眼于合理科学的权力运行结构。

 

现行政治权力职能配置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人民论坛记者:在实践中,如何实现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合理分工与配合?现行的政治体系中政治权力职能配置存在哪些需要改善的方面?

 

刘春: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合理分工与配合,是权力体系实现绩效目标的重要基础。如果权力主体职能配置不科学,不仅难以保证政治体系的有效运行,也直接影响权力监督制约的开展。

 

在实践中,现行的政治体系中政治权力职能配置的科学性还有待于提高,在党的领导机关和政府机关之间,在政府机关和其他政权机关之间,在政府机关和企业组织之间,在政府机关和人民团体之间,很多职能活动的规范性不强,相互之间的分工不科学。决策权和执行权多有重叠,而监督权又与决策权执行权难以有效区分,不仅直接影响工作效率,而且使得正常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工作困难重重,必然导致对具体行使权力的行为的判断发生模糊。

 

所以,权力职能配置的科学性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权力行为规范性和正当性的必然要求。只有从科学分析出发,根据不同权力主体的定位确定其职能角色,正确处理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才能为权力监督制约奠定合理基础。有效解决目前中国的权力运行机制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尤为关键。

 

严密程序是权力阳光运行的必然要求

 

人民论坛记者:让权力运行在法制化轨道上,需要合理科学的权力运行结构,在实践中如何体现?

 

刘春:公共权力运行的功能是社会资源和价值的分配,特别是政府权力的行使,无论是宏观调控,还是市场监管,均直接和间接地支配或影响资源的配置。应当注意到,合理科学的权力结构得以顺畅运作,必须有一整套严密的程序规范作依托。程序问题在权力运行中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属于政府主导模式,就更加凸现出政府权力运作程序对于和谐社会经济与社会建设的意义。

 

在具体的政治领导和政府施政过程中,权力运行的程序化程度不高,缺乏严密而准确的程序性规定和依据,直接影响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有效进行,不仅为渎职留下了漏洞,更导致外部和内部的监督制约活动无法展开。所以,完善用权程序,严格规范权力行使的程序要件,已成为当务之急。只有在明确而严密的程序轨道上,才可能评断出权力行为正当与否,才能真正的开展对于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活动。所以,严密程序是权力在阳光下顺畅运行、易于监控的必然要求。

 

推进权力监督制约手段的完善和创新

 

人民论坛记者:依据党的十七大报告,怎样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达到预期的效果?

 

刘春:只有采用科学而可行的手段,才能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保障权力运行是一个阳光过程。制约监督的步骤和手段的选择必须着眼于实际绩效。

 

从内涵来看,权力制约比权力监督更有力度,制约指的是对权力的节制、控制和约束,而监督主要是对特定主体的监视和督促。而权力制约的主体多为公权力部门,是权力部门之间在法制轨道上,由于分工和责任的不同而形成的相互约束和牵制。这就决定了制约手段与权力职能手段更具有内在的联系。

 

要实现制约有效,就必须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和程序严密的基础上,根据公共权力体系内各职能主体的职责特点,有针对性地健全和完善对于政府权力的制约手段,探讨增强制约和监督效力的方式方法。在这方面,进行思想教育、采取特定体制措施、严格责任机制以及对违法违纪行为的追究惩罚等,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进。应当根据党的十七大部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的目标下,根据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的新发展和新情况,在坚持行之有效的传统手段的同时,推进权力监督制约手段的完善和创新。

(记者 曾金胜)

 

<资料链接>

十六大以来反腐倡廉关键词

 

最近5年来反腐败工作中出现的新提法、热门词汇、流行语,见证了反腐历程,可以从侧面感受5年来反腐倡廉的风雨历程和可喜成就:

 

巡视:200211月,党的十六大作出了“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的重大决策。

 

党内监督:20031231,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规范党内监督工作的基本法规。

 

惩防体系: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崭新命题。200513,《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正式颁发。

 

治理商业贿赂:“集中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行动”,20051220,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研究部署2006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时,作出此重大决策。

 

十六字方针:200719,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讲话时,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提升为反腐倡廉战略方针。

 

    国家预防腐败局2007913,国家预防腐败局正式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