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www.fj.chinanews.com/news/fj_jsxw/2017/2017-04-13/377235.html?from=groupmessage
中新网福州4月13日电(王仰华 高秀珍)昨日(12日)上午11:00
武平县大禾乡大礤村村部操场,一股依依不舍的情绪弥散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大家一会笑,一会儿又禁不住流下难舍的泪水。
“三年了,我们已习惯有你的生活,这么快你就要离开了,真舍不得!”村民蓝尚娣抱着小孩拉着张建波的手。
由福建省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与厦门大学共同派驻到武平县大禾乡大礤村的第一书记张建波任期期满。
离别时刻,村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从田间地头赶来送行,争相和他握手、拥抱。
当86岁高龄,65年党龄的退休老干部高迪登,将“大禾乡大礤村荣誉村民”绶带挂在张建波身上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赞许、是肯定;是村民们对张建波的欢送更是欢迎,欢迎村里这位特殊村民。
张建波无论如何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了,任由泪水流淌。
村民涌上前,晃动着张建波的手:“谢谢你,谢谢你!”“常回来!”
纯朴的村民们拿来了自家的土鸡、土鸭、兔子、蛋等等,一定要送给他们的张书记,有的村民还自发放起了鞭炮。
“张书记,张书记等等,这头羊,您一定要带上。”张书记的结对帮扶对象高吉善牵着羊急匆匆地赶来。高吉善激动地说,我现在已经脱贫了,住上了新房,扩大了养羊规模,我一定要送只羊给他。
张建波一一婉拒了村民们送来的礼物,村民们的真情令他十分感动。
“他是驻村书记,但大家都叫他‘住村’书记。”乡党委书记廖树香介绍,从请缨驻村,背着行囊来到大礤,三年来张建波大部分时间住在村里。
看着这感人的一幕幕,前来迎接张建波的厦门大学后勤集团党委书记叶鹏飞代表集团,当场捐赠2万元给村慈善协会。
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支部书记高成功哽咽地说:“自张书记来之后,大礤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年的变化超越了以前三十年的变化。”
三年来,张建波带领村“两委”干部向上争取资金570多万元,完成6.7公里道路硬化,加固河堤,美化乡村,建设蓄水池和标准化水净化装置,筹建“沙坑长兴甜橙专业合作社”,52kW光伏太阳能发电站并网发电……离别时刻,他还在向村干部交待着列入上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有关事项。
“我做了我应该做的。大礤圆了我的驻村梦,这儿是我的家,我就是大礤村民,我一定会常回来的。”握了又握,哭了又笑,张建波踏上归程。
鞭炮声中,记者回望,第二期46kW光伏太阳能发电站正在紧张施工中……